openvela 城市行·上海站圆满落幕,openvela 引领 AIoT 技术新纪元!
在万物互联时代加速到来的背景下,AIoT 正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,实时操作系统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桥梁,其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不仅是保障设备智能化的基础,更是推动 AIoT 产业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。然而,传统操作系统在实时性、轻量化、安全性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,亟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,共同突破技术壁垒。
2025年9月20日,由 openvela 社区主办的 openvela 城市沙龙·上海站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聚焦开源实时操作系统前沿技术与 AIoT 典型应用实践,吸引了 openvela 上下游的技术专家、AIoT 开发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。现场,多位技术专家分别围绕 openvela 开源实时操作系统、技术架构与生态建设、数字化转型实践、开发入门指南等重要议题,分享了 openvela 及其合作伙伴在 AIoT 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中的最新成果。
openvela城市沙龙上海站现场花絮
01
从小米生态到全球开源
openvela 的 AIoT 征程
openvela 开源负责人杜超,回顾了 IoT 设备极度碎片化带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挑战,指出传统解决方案难以应对差异化硬件需求。他介绍了 openvela 的发展历程,从小米内部的 Xiaomi Vela IoT 操作系统起步,小米连续三年对 Apache NuttX 社区贡献量超过50%,推动 NuttX 成为 Apache 头部活跃项目。2024年,openvela 全面拥抱开源,采用 Apache 2.0开源协议向全球开发者开放,目前社区活跃度稳步增长,外部提交者占比已达63%,社区累计收到超4400笔 Commits 提交。
在技术优势方面,杜超重点阐述了 openvela 的六大核心特性:灵活适配差异化硬件、异构多核原生设计、与 Apache NuttX 共建轻量内核、广泛协议支持及 Xiaomi HyperOS Connect 集成、丰富调试工具和一站式解决方案。生态建设上,openvela 官方文档站已上线,提供17个多元 DEMO 应用,支持 STM32、乐鑫等开发板。通过参与各类技术大会,openvela 斩获“AIoT操作系统最佳开源项目”等奖项,并推出社区激励计划,以小米产品奖励开发者共建生态。
02
技术深度与实践广度并重
openvela 全栈能力展现
openvela 高级软件工程师汤孟从系统架构、技术优势和产品实践三个维度,全面展示了 openvela 的技术实力。他指出,openvela 基于 Xiaomi Vela 开源而来,作为 Xiaomi HyperOS 的关键技术底座,Xiaomi Vela 本身具备扎实的技术根基:其兼容性佳并且内核能力强;性能优化方面表现优异,内核调度性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,实现以更少资源占用实现更出色性能;依托丰富的连接能力,可实现 IoT 设备快速、原生接入小米 IoT 生态,为设备互联提供稳定高效的支撑;自研图形引擎能为用户打造丰富且生动的视觉体验;通过软硬件结合让产品更加安全、智能;应用生态方面,快应用框架实现一次开发多屏适配,覆盖14个设备型号,三方应用数量达80+;通过丰富的开发工具大幅降低开发门槛。
此外还提供行业领先的异构协同架构,可将高性能芯片与 Xiaomi Vela 侧的低功耗芯片进行全方位高效协同,有效降低整体系统功耗,基于这些核心优势,openvela 得以全面赋能 AI 硬件领域,为相关产品的创新与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且于近日,openvela 再迎来重要更新 —— trunk-5.2 Release 版本正式发布!此次更新堪称 “全方位能力升级”:不仅覆盖17种主流 CPU 架构,兼容多达23种文件系统,并提供蓝牙、网络、图形、音视频、Telephony 等核心子系统,沉淀了各种物联网应用的共性需求,全方位为设备提供所需能力。此外,新版本还提供了多种架构的模拟器环境支持,并提供了开发板适配案例指导以及丰富的应用 demos,帮助开发者快速体验和开发。
03
跨平台开发体验革
openvela 构建调试工具链的全面升级
openvela 高级软件工程师张善民在《openvela 跨平台构建与调试》的演讲中,首先展示了 openvela 开源社区的蓬勃发展态势。他指出,openvela 致力于打造“跨平台一致性的开发体验”,通过跨平台支持 Linux、macOS、Windows 等主流操作系统,并采用 repo + Github/Gitee/GitCode 源码管理、Kconfig + CMake 组件配置、Makefile 升级至 Ninja 等技术手段,显著提升了构建效率和开发便利性。
在技术实现层面,张善民重点介绍了全平台 Prebuilt Binary 策略,通过预构建 CMake、Python、Toolchain 等核心工具链,确保跨平台开发体验的一致性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Vela Emulator 模拟器,基于 Android Emulator 构建并支持 Host/Guest 异构架构,提供专属 Vela 运行模式,可直接加载 Vela 自有内核和系统分区,并集成 GNSS 仿真器的 NMEA 校验支持。在 IDE 调试方面,通过 Visual Studio Code + LLDB 的集成方案,开发者可实现断点调试、变量监控等标准功能,从 fibonacci 示例程序的完整演示中可以看出,从 Kconfig 配置到远程调试的整个流程已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,真正做到了"焕新开发体验,共繁开发生态"。
04
从硬件选择到实战开发
openvela 降低 IoT 开发门槛
openvela 高级软件工程师闫星宇针对开发者在选择操作系统时面临的"被迫妥协"问题,展示了 openvela 如何提供跨越级别的硬件选择自由。他将开发板分为两大核心区域:轻量级核心区定位于学习教育和极致成本控制,高性能核心区面向商业量产和多媒体应用,提供强大算力和丰富外设。
在实战开发环节,他通过 Demo 目录解析展示了“大脑、手脚、衣装、骨架”的架构设计思路,并提出“COPY-MODIFY-BUILD&FLASH”的三步开发流程。闫星宇强调 AI 工具在开发中的辅助作用,鼓励开发者从使用者转变为贡献者,践行"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"的开源理念,期待更多开发者提交第一个 Pull Request,共同繁荣 openvela 生态。
而后,小寻信息嵌入式开发副总监张金泽针对儿童手表面临的硬件适配难、安全要求严、功耗续航矛盾、互联互通缺失等核心挑战,展示了 openvela 如何通过灵活部署、安全机制、跨核通信、生态互联四大能力为儿童手表赋能。通过双系统架构设计和安全筑基等技术融合实践,openvela 实现了大小核智能切换、敏感数据加密保护,并借助原生互联互通能力融入米家 IoT 生态,最终推动产业链协同共建“全场景儿童生态”,让儿童手表真正成为孩子的智能小帮手。
最后,视涯科技嵌入式主任工程师付思遥分享了基于 openvela 实现三屏同时显示不同内容的开发实践,项目包含两块 LCD 屏幕和一块 OLED 屏幕的多格式图片显示功能。通过底层驱动优化、图形库适配、文件系统集成等技术手段,成功解决了多屏协调、内存管理、蓝牙传输等核心问题。付思遥认为 openvela 的丰富功能和优秀架构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,对 Linux 开发者友好,建议开发者多参考官方示例深入学习。
随着5G、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,AIoT 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openvela 城市行·上海站不仅为 AIoT 技术交流搭建了专业平台,更展现了开源实时操作系统生态的创新活力。未来,openvela 将继续携手行业伙伴,以开源开放的态度,共筑 AIoT 技术新高地,为万物互联时代注入强劲的技术动能!

openvela 操作系统专为 AIoT 领域量身定制,以轻量化、标准兼容、安全性和高度可扩展性为核心特点。openvela 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,已成为众多物联网设备和 AI 硬件的技术首选,涵盖了智能手表、运动手环、智能音箱、耳机、智能家居设备以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。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